ADC图定位1HMRS在急性脑梗死分型分期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10
作者
张冰
朱斌
机构
[1]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放射科,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氢质子波谱;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值;
D O I
10.13437/j.cnki.jcr.2005.10.002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图结合分析不同分型、分期中急性脑梗死的主要代谢物变化特点。资料与方法以ADC值最低点为感兴趣区测定1HMRS观察脑梗死病灶内化合物含量变化,进一步分析不同分型、分期中脑梗死的病理生理变化特点。结果在脑梗死患者中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明显降低而乳酸(Lac)升高。在全前循环梗死(TACI)中100%出现Lac且浓度最高,在腔隙性梗死(LACI)中Lac出现率及浓度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TACI中NAA水平最低,下降至9.9%(0.9%18.9%),LACI中NAA水平最高,为69%(49%89%)。非腔隙性梗死中NAA平均水平和LACI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LACI中出现Lac者之NAA水平明显低于不出现Lac者。相对ADC值(rADC)降至最低时,NAA也下降至第一个最低值40%(36%54%)。Lac与rADC保持上升趋势。结论在脑梗死灶内NAA明显降低而Lac升高是其主要变化特点。在非腔隙性梗死中Lac出现率明显高于LACI,且在发病超急性期即明显升高。笔者在本研究中发现NAA下降至36%54%代表了血管源性水肿的开始,此时和Lac升高至第一个较高值,两者也可能代表了治疗窗终结。
引用
收藏
页码:849 / 8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脑梗死后MR弥散加权成像上信号强度变化的随访观察 [J].
周根泉 ;
张悦萍 ;
汪守中 ;
李建奇 ;
胡运胜 ;
诸慧铭 ;
陈丽萍 ;
王为珍 .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2, (12) :929-932
[2]   2000年广州全国脑血管病专题研讨会脑卒中的分型分期治疗(建议草案) [J].
黄如训 ;
郭玉璞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1, (01) :73-75
[3]   脑梗死在扩散加权像上信号强度及表面扩散系数变化的时间过程 [J].
肖学宏 ;
孔祥泉 ;
刘定西 ;
江利 ;
彭振军 ;
徐海波 ;
于群 ;
熊茵 ;
梁波 ;
戴文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 (05) :32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