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空间非均衡及影响因素

被引:35
作者
卢新海 [1 ,2 ]
匡兵 [2 ]
周敏 [3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东北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利用效率; 空间非均衡;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探寻空间差异视角下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基本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对于创新城市建设用地高效配置路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1—2014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在构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综合指数,并根据Mookheriee&Shorrocks提出的基尼系数分解方法,结合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刻画。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地理格局,且从数据包络分析结果来看,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平均效率指数从2001年的0.750 1下降至2014年的0.694 8;2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均不断加剧,基尼系数表现出"稳定上升——逐渐下降——趋于稳定"的变化路径,且从东、中、西部地区基尼系数平均值来看,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空间非均衡程度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3三大区域分组设定的情况下,组内差异增加是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非均衡程度加剧的主要来源,但其贡献率表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4政策因素、发展因素、规模因素和结构因素是导致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原因,但是从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来看,仅在西部地区,所有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全国和东、中部地区,各变量的显著性结果存在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武汉城市群城市用地结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机理 [J].
匡兵 ;
卢新海 ;
周敏 ;
韩璟 .
经济地理, 2016, 36 (05) :71-78
[2]   中国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J].
赵伟 ;
罗亚兰 ;
王丽强 .
城市问题, 2016, (02) :4-13
[3]   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门限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J].
钟成林 ;
胡雪萍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6, (02) :22-35
[4]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J].
钟成林 ;
胡雪萍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5, 30 (04) :62-73
[5]   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及驱动机理研究 [J].
张雅杰 ;
金海 .
资源科学, 2015, 37 (07) :1384-1393
[6]   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格局与溢出效应 [J].
崔许锋 .
经济与管理, 2014, (05) :19-25
[7]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 [J].
张志辉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07) :134-149
[8]   资源禀赋对中国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J].
韩淑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7) :52-58
[9]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以长三角地区16城市为例 [J].
杨清可 ;
段学军 ;
叶磊 ;
张伟 .
资源科学, 2014, 36 (04) :712-721
[10]   基于信息熵与偏移-份额模型的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J].
谢汀 ;
伍文 ;
高雪松 ;
邓良基 ;
刘爱宁 ;
李启权 ;
吴铭 .
资源科学, 2014, 36 (04) :7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