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任的自动化决策:算法解释权的原理反思与制度重构

被引:149
作者
丁晓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
关键词
算法; 自动化决策; 算法黑箱; 算法解释权; 个人信息;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211230.001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基于个人信息的算法自动化决策越来越普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相关国内外法律都引入算法解释权加以应对。但由于算法具有黑箱性、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算法解释权是否应理解为一般性权利还是限定性权利,要求系统性解释还是个案性解释、事前解释还是事后解释、人工解释还是机器解释,都存在解释争议与适用困境。在原理层面,这一争议与困境源于个人算法控制论。应以沟通信任原则重构算法解释权,将算法解释权的性质视为一种程序性权利,而非实体性权利。算法解释权制度也应进行重构,建议根据自动化决策所处的行业领域、市场化程度、个案影响、企业能力而对其内容、程度、时间和方式作不同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18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构建多元共治的算法治理体系 [J].
张吉豫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2, 40 (01) :115-123
[2]   算法侵害类型化研究与法律应对——以《个人信息保护法》为基点的算法规制扩展构想 [J].
王莹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1, 27 (06) :133-153
[3]   论个人信息处理者的算法说明义务 [J].
吕炳斌 .
现代法学, 2021, 43 (04) :89-101
[6]   算法商业秘密与算法正义 [J].
李晓辉 .
比较法研究, 2021, (03) :105-121
[7]   人工智能歧视的法律治理 [J].
李成 .
中国法学, 2021, (02) :127-147
[8]   个人信息国家保护义务及展开 [J].
王锡锌 .
中国法学, 2021, (01) :145-166
[9]   立法伦理与算法正义——算法主体行为的法律规制 [J].
金梦 .
政法论坛, 2021, 39 (01) :29-40
[10]   论算法的法律规制 [J].
丁晓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20, (12) :138-15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