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45
作者
王春华 [1 ]
吕爱华 [2 ]
余晓丽 [1 ]
丁博 [1 ]
孜来汗艾沙 [1 ]
张佩玲 [1 ]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站
关键词
乌鲁木齐; 冬季采暖; 大气污染; 污染原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对乌鲁木齐市1999-2008年空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分析表明,乌鲁木齐主要污染物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SO2和NO2,其浓度均表现为采暖期大于非采暖期,采暖期日平均PM10值为国家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的1.74倍,SO2为1.45倍,NO2最低,且采暖期与非采暖期均处于达标状态。污染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重度污染天气1月最多为7.5 d,其次为12月5.3 d。城区南部污染重于北部和中部。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地形因素造成冬季风速小、温度低、逆温层厚、空气稳定性强。冬季漫长,供暖、供热、供电系统耗能多,排放污染物数量大,城市布局不合理,供暖、供热、供电系统距城市中心太近、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密度大、交通拥挤污染程度重。
引用
收藏
页码:349 / 3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乌鲁木齐市低空大气逆温特征分析 [J].
刘增强 ;
郑玉萍 ;
李景林 ;
陈洁 ;
闫战江 .
干旱区地理, 2007, (03) :351-356
[2]   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J].
郭新彪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02) :116-118
[3]   西安大气SO/NO污染时空变化的分析 [J].
孙根年 ;
吴晓娟 ;
周立花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6, (05) :99-103
[4]   乌鲁木齐市典型的冬季环境空气重污染过程剖析 [J].
郭宇宏 ;
高利军 ;
吕爱华 .
环境化学, 2006, (03) :379-380
[5]   乌鲁木齐市采暖季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J].
胡晏玲 ;
孙建国 .
干旱环境监测, 2006, (01) :31-35
[6]   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与污染削减总量分析 [J].
钱翌 ;
吕爱华 ;
郑春霞 ;
李新生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4) :69-73
[7]   集中供热-缓解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J].
李学惠 .
新疆环境保护, 2005, (03) :19-21
[8]   乌鲁木齐市重污染天气与气象因素变化的影响分析 [J].
黄忠 .
干旱环境监测, 2005, (03) :154-157
[9]   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J].
钱翌 ;
巴雅尔塔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51-55
[10]   乌鲁木齐市冬季近地逆温特点及其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相关关系分析 [J].
胡晏玲 ;
陈思萍 .
干旱环境监测, 2004, (02) :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