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尾部风险关联网络的中国金融机构间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13
作者
叶莉
王远哲
陈勇勇
机构
[1]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金融风险网络; 尾部风险关联; CoVaR方法; 系统性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基于尾部风险溢出思想,采用2007-2017年的周收益率数据,运用CoVaR模型测度银行、证券、保险及房地产四行业40家上市公司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并结合系统性风险指数,得出各机构风险吸收与扩散能力排名。运用极大平面过滤图(PMFG)算法对风险溢出网络进行化简,构建仅包含关键路径信息的ΔCoVaR有向加权风险溢出网络,并结合网络中节点关联特征指标,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有效识别提供了全新视角。总体来看,各行业依风险传递方向不同而对风险的敏感程度各异,网络中关键节点对系统的整体结构影响较强;证券公司内部风险关联较为紧密,房地产机构承受行业间风险多源自银行业,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对其他行业的风险发散能力较强。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共同资产持有的网络风险传染与政府救助 [J].
吴宜勇 ;
胡日东 ;
袁正中 .
金融论坛, 2017, 22 (08) :35-45
[2]   我国银行体系的系统性关联度分析:基于不对称CoVaR [J].
陈国进 ;
钟灵 ;
张宇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7, 37 (01) :61-79
[3]   我国上市金融机构关联性研究——基于网络分析法 [J].
李政 ;
梁琪 ;
涂晓枫 .
金融研究, 2016, (08) :95-110
[4]   基于网络视角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度量方法 [J].
隋聪 ;
谭照林 ;
王宗尧 .
中国管理科学, 2016, 24 (05) :54-64
[5]   系统性风险、网络传染与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评估 [J].
邓向荣 ;
曹红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6, (03) :52-60
[6]   基于关联性角度的系统性风险度量模型研究综述 [J].
章晟 ;
李士岩 .
武汉金融, 2016, (02) :27-31
[7]   基于多主体建模分析的银行间网络系统性风险研究 [J].
邓超 ;
陈学军 .
中国管理科学, 2016, 24 (01) :67-75
[8]   中国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及系统性风险传染机制分析——基于复杂网络的视角 [J].
欧阳红兵 ;
刘晓东 .
中国管理科学, 2015, 23 (10) :30-37
[9]   贷款行业集中度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MES方法 [J].
刘阳 ;
董俊杰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5, 28 (01) :19-24
[10]   中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测度——基于GARCH-Copula-CoVaR模型的研究 [J].
沈悦 ;
戴士伟 ;
罗希 .
当代经济科学, 2014, 36 (06) :30-3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