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学科化:从智能科学到智能社会科学

被引:23
作者
高奇琦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科学; 智能社会科学; 学科边界; 路线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智能科学概念的提出,顺应了新时代技术发展的趋势。随着技术逐步向社会渗透,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建立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框架将必不可少。因此,在智能科学进入规划之后,智能社会科学也应相应地步入学科化进程。智能社会科学应由智能政治学、智能社会学、智能法学、智能经济学、智能教育学、智能心理学、智能语言学等二级学科构成。智能社会科学的构建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对其进行顶层规划与设计,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智能社会科学的发展不能仅从学科发展的视野来考察,而要把它看成是中国社会科学界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努力。由于有关智能社会科学的讨论并未在国际上出现,中国在该领域的创新将成为重要的学科创新,从而可以为中国学术界在国际上争取话语权提供重要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0+141 +1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论计算社会科学的缘起、发展与创新范式 [J].
张小劲 ;
孟天广 .
理论探索 , 2017, (06) :33-38
[2]   近五十年国际上人工智能领域跨学科演变研究 [J].
姚艳玲 ;
开滨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7, 53 (19) :8-16
[3]   智能时代新工科——人工智能推动教育改革的实践 [J].
李德毅 ;
马楠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05) :8-12
[4]   超越定性与定量之争 [J].
唐世平 .
公共行政评论, 2015, 8 (04) :45-62+183
[5]   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法理学思考 [J].
张保生 .
法学评论, 2001, (05) :11-21
[6]  
智能法学与统一集.[A].邵柏;张帆;李圆圆;贺仲雄;.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2005,
[7]  
社会学不可缺席人工智能研究.[N].萧子扬;.社会科学报.2017,
[8]  
自然语言计算机形式分析的理论与方法.[M].冯志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7,
[9]  
人工智能.[M].高奇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10]  
人工智能简史.[M].尼克.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