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建构

被引:11
作者
吴兵 [1 ,2 ]
机构
[1]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国际责任; 国际责任观; 负责任大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从历史来看,中国从来都有自己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观,经历了从"天下责任"观到"负责任大国"的转变。"负责任大国"的意识与目标,主要起源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情,国家实力的崛起、国家身份的转变、国家自身发展需求及国际社会的期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不断得到强化,中国对国际责任的态度经历了从犹豫到认同的过程,并且公开宣示将坚持积极而为,量力而行,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D].赵磊.外交学院.2006, 09
[2]  
中国对外援助研究.[D].张郁慧.中共中央党校.2006, 01
[3]   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如何承担环境责任 [J].
刘东国 .
绿叶, 2008, (04) :46-52
[4]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J].
王毅 .
求是, 2007, (23) :61-63
[5]   从双边主义到多边主义:中国与东亚关系的新模式 [J].
刘昌明 ;
庞春恩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5) :111-115
[6]   新身份·新利益·新外交——对中国新外交的建构主义分析 [J].
邢悦 ;
詹奕嘉 .
现代国际关系, 2006, (11) :18-23
[7]  
维和:负责任大国的选择.[J].杨中旭;.中国新闻周刊.2006, 36
[8]   国际主义与中国外交 [J].
张郁慧 .
兰州学刊, 2006, (04) :102-105
[9]   国际主义在中国外交中的变化及原因 [J].
张郁慧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47-50
[10]   新国际主义与中国外交 [J].
秦亚青 ;
朱立群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5, (05) :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