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身份·新利益·新外交——对中国新外交的建构主义分析

被引:8
作者
邢悦
詹奕嘉
机构
[1]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 新外交; 国家利益; 国家身份认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对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新外交”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在分析中国新外交“新”在何处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中国新外交首先反映出中国对国家利益认识的变化,即中国对国家利益的界定已从境内扩展到周边乃至整个世界,而且从主要追求物质利益、经济财富到国家形象与经济利益并重。而中国对国家利益认识的变化又是中国国际身份认同转变的结果。中国的国际身份正在由一个注重经济利益、独善其身的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一个注重发展软实力、兼济天下的“负责任大国”,其主要表现为:中国开始成为一个自信的国家、一个倡导合作的国家和一个积极维护国际秩序稳定的国家。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再论中国新外交 [J].
俞正樑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 (06) :80-83
[2]   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 [J].
苏长和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 (04) :11-16+4
[3]   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 [J].
秦亚青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 (01) :10-15+77
[4]   美国学者关于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研究概述 [J].
江忆恩 ;
肖欢容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1, (08) :48-53
[5]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京举行[N]. 人民日报. 2006 (001)
[6]  
江泽民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江泽民, 2006
[7]  
想象的共同体[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Anderson)著, 2005
[8]  
大国心路[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宋念申执行编辑, 2005
[9]  
无政府社会[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英)赫德利·布尔(HedleyBull)著, 2003
[10]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亚历山大·温特(AxexanderWendt)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