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40年:范式与基本逻辑

被引:16
作者
黄速建 [1 ]
胡叶琳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范式; 范式改革; 改革逻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从改革思维、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与方向、改革的主要变量、所有制结构、改革方法论、改革战略和改革绩效判断标准等多个方面,对中国国有企业40年的改革范式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起点是改革与调整国有企业的生产关系,改变国有企业经济绩效较差的状况,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力量是问题导向、竞争倒逼、目标取向、应急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其中的所有权改革从来没有以全面的非公有制为目标,这种改革所遵循的逻辑不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而是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的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8+158 +15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国有企业改革逻辑与实践的演变及反思 [J].
杨瑞龙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8, 32 (05) :44-56
[2]   改革属性和范式初析 [J].
胡敏 .
改革, 2017, (01) :58-63
[3]   简论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理论逻辑 [J].
杨瑞龙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5, 6 (06) :38-41
[4]   我国传统国有企业形成的三个基本逻辑 [J].
李向阳 .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0, (04) :28-29
[5]   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成就、问题与趋势 [J].
黄速建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 (06) :5-22
[6]   国有企业改革30年的中国范式及其挑战 [J].
张文魁 .
改革, 2008, (10) :5-18
[7]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演进与经验分析 [J].
黄速建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 (10) :20-31
[8]   国有企业的性质、目标与社会责任 [J].
黄速建 ;
余菁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2) :68-76
[9]   马克思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的实践和问题 [J].
宋涛 .
经济评论, 1996, (02) :1-17
[10]   试论社会主义的企业模式 [J].
蒋一苇 .
经济管理, 1987, (01)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