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方式对大麦叶片性状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杨金华 [1 ]
程加省 [1 ]
于亚雄 [1 ]
许云祥 [2 ]
机构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 易门县种子管理站
关键词
大麦; 栽培方式; 叶片; 叶绿素含量;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10.01.022
中图分类号
S512.3 [大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云南省新育成的大麦新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云南大麦生产中的主要栽培方式,即田、地2种方式对大麦叶片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方式对大麦叶片数量的影响极显著,地麦栽培方式下叶片数明显减少;对旗叶的叶长、叶宽影响不显著,但对叶面积影响极显著;对倒二叶叶长、叶宽、叶面积影响极显著,地麦栽培方式下倒二叶3个性状都极显著的低于田麦栽培方式。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地麦栽培方式下,在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3个时期都极显著的高于田麦栽培方式。而不同的品种对栽培方式的反应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因而从叶片性状来看,培育适于旱地栽培的大麦新品种是有可能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扬农啤5号大麦播期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J].
朱傅祥 ;
吴建中 ;
商兆堂 ;
林成义 ;
陈启平 ;
石鑫 ;
陈兆良 .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6) :42+100-42
[2]   小麦上三叶性状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 [J].
阎素红 ;
杨兆生 ;
柴升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4, (04) :39-42
[3]   大麦后期叶片和芒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J].
马松高 ;
翟亚文 ;
缪斌 ;
张丽华 .
大麦科学, 2004, (01) :3-6
[4]   不同栽培措施对旱作春小麦叶面积和光合势的影响 [J].
高聚林 ;
刘克礼 ;
张永平 ;
杨永梅 ;
宋瑞华 ;
薛凤成 ;
于金刚 ;
卞宏淳 ;
李秀芬 ;
王洪军 .
麦类作物学报, 2003, (04) :66-70
[5]  
光合作用的遗传与育种[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刘振业,刘贞琦编著, 1984
[6]  
作物栽培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山东农学院主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