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水足迹量化及评价

被引:36
作者
孙世坤 [1 ,2 ]
王玉宝 [1 ,2 ]
刘静 [3 ]
吴普特 [2 ,4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3]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4]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水足迹; 粮食作物; 消费结构; 情景分析; 节水效益;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50956
中图分类号
S184 [农业植物学];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9 ; 082802 ;
摘要
明确作物消耗单位水量所提供的营养物质差异对于引导节水型膳食结构和农业种植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水足迹为进行上述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指标。本文基于水足迹理论,在量化中国大陆主要粮食作物重量、能量和蛋白质水足迹的基础上,评价了各作物间及区域间三种水足迹的差异性,探讨了粮食作物消费结构调整对生产端水资源消耗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各作物生产水足迹差异显著并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作物重量水足迹均较低,表明上述地区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5种粮食作物中,玉米和小麦具有较低的能量水足迹,而大豆具有较低的蛋白质水足迹,表明在耗水量相同的情况下,玉米和小麦较其他作物能提供更多的能量,大豆能提供更多的蛋白质;不同粮食作物消费结构下的农业用水差异显著,通过调整作物消费结构,可以达到显著的节水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为解决未来粮食生产水危机提供一个潜在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115 / 11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小麦生产水足迹区域差异及归因分析 [J].
孙世坤 ;
王玉宝 ;
吴普特 ;
赵西宁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13) :142-148
[2]   中国粮食中长期消费需求预测研究 [J].
罗其友 ;
米健 ;
高明杰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 (05) :1-7
[3]   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近60年变化成因研究 [J].
赵璐 ;
梁川 ;
崔宁博 ;
刘利文 .
水利学报, 2013, 44 (02) :183-190
[4]   农业技术和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和蒸散量的影响 [J].
陈素英 ;
张喜英 ;
邵立威 ;
孙宏勇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 (05) :1039-1047
[5]   作物水分生产率改善途径与方法研究综述 [J].
许迪 ;
龚时宏 ;
李益农 ;
刘钰 .
水利学报, 2010, 41 (06) :631-639
[6]   现代灌溉水管理发展理念及改善策略研究综述 [J].
许迪 ;
刘钰 ;
李益农 ;
龚时宏 .
水利学报, 2008, (10) :1204-1212
[7]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J].
张正斌 ;
徐萍 ;
周晓果 ;
董宝娣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2) :289-294
[8]   中国区域水足迹的估算 [J].
马静 ;
汪党献 ;
来海亮 ;
王茵 .
资源科学, 2005, (05) :96-100
[9]   甘肃省水资源足迹与消费模式分析 [J].
龙爱华 ;
张志强 ;
徐中民 ;
苏志勇 .
水科学进展, 2005, (03) :418-425
[10]  
2010中国粮食生产水足迹与区域虚拟水流动报告[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吴普特,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