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和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和蒸散量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陈素英
张喜英
邵立威
孙宏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机械总动力; 气候变化; 作物产量; 蒸散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11 [作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品种改进和有利的气象条件的变化,世界各地的作物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作物的蒸散量却未出现大幅度提高。本文以石家庄气象站1955-2007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河北省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期间主要气象因素变化,结合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长期定位灌溉试验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农业生产条件和气象因子变化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及耗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55-2007年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季的气象因子发生了变化,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气温日较差显著降低,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积温显著升高,气象因子的变化对作物总蒸散量未产生明显影响,但由于降水减少,作物生长期间的灌溉需水量呈增加趋势。长期灌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和品种的改良,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不断增加,而耗水量的增加幅度小于产量增加幅度,夏玉米的耗水量呈稳定状态。节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维持耗水量稳定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39 / 10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Changes in evapotranspiration over irrigated winter wheat and maize in North China Plain over three decades [J].
Zhang, Xiying ;
Chen, Suying ;
Sun, Hongyong ;
Shao, Liwei ;
Wang, Yanzhe .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11, 98 (06) :1097-1104
[2]  
Long-term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eastern China.[J].Daniel R. Chavas;R. César Izaurralde;Allison M. Thomson;Xuejie Gao.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2009, 6
[3]   Dynamic adaptation of maize and wheat production to climate change [J].
Francisco J. Meza ;
Daniel Silva .
Climatic Change, 2009, 94 :143-156
[4]  
Analysis of wheat yield and climatic trends in Mexico.[J].David B. Lobell;J. Ivan Ortiz-Monasterio;Gregory P. Asner;Pamela A. Matson;Rosamond L. Naylor;Walter P. Falcon.Field Crops Research.2005, 2
[5]   华北平原玉米主产区不同养分调控方式对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以河南省获嘉县为例 [J].
杨斌 ;
陈源泉 ;
隋鹏 ;
石彦琴 ;
李春喜 ;
邵云 ;
高旺盛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16) :113-118
[6]   华北平原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因素 [J].
刘园 ;
王颖 ;
杨晓光 .
生态学报, 2010, 30 (04) :923-932
[7]   近20年冬小麦供水量与产量关系变化分析 [J].
贾秀领 ;
马瑞昆 ;
张全国 ;
姚艳荣 ;
张丽华 .
华北农学报 , 2009, (S1) :214-217
[8]   河北省近35年(1965-1999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变化 [J].
李春强 ;
洪克勤 ;
李保国 .
中国农业气象, 2008, (04) :414-419
[9]   黄土高原地区近50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 [J].
王幼奇 ;
樊军 ;
邵明安 ;
白一茹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9) :6-10
[10]   对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形势的三个判断 [J].
白人朴 .
中国农机化, 2008, (05)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