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翼飞行器的建模与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45
作者
贺威 [1 ]
丁施强 [2 ]
孙长银 [3 ]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2]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中心
[3]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扑翼飞行器; 空气动力学; 飞行控制; 柔性结构; 振动控制;
D O I
10.16383/j.aas.2017.c160581
中图分类号
V249 [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
学科分类号
081105 ;
摘要
扑翼飞行器(Flapping-wing air vehicle,FAV)即通过模拟昆虫以及鸟类飞行方式而制造的仿生机器人.与常见的固定翼和旋翼飞行器相比,具有效率高、质量轻、机动性强、耗能低等显著优点,是飞行器发展的重要方向.关于扑翼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后期,现如今从理论探索到机体开发都有了可喜的成果.本文首先介绍了世界领先的几款扑翼飞行器的特点,接着简述了扑翼飞行器在动力学、能源、控制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685 / 69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21]  
EXPERIMENTAL FORMULATION AND KINETIC MODEL FOR JP-8 SURROGATE MIXTURES[J] . A. Violi,S. Yan,E. G. Eddings,A. F. Sarofim,S. Granata,T. Faravelli,E. Ranzi.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02 (11-1)
[22]  
Microfabrication of a high pressure bipropellant rocket engine[J] . A.P. London,A.A. Ayón,A.H. Epstein,S.M. Spearing,T. Harrison,Y. Peles,J.L. Kerrebrock.Sensors & Actuators: A. Physical . 2001 (1)
[23]   无人机自主编队飞行控制的技术问题 [J].
刘小雄 ;
章卫国 ;
李广文 ;
李爱军 .
电光与控制, 2006, (06) :28-31
[24]   关于仿生飞行器仿昆飞行机理的研究状况 [J].
于冰 ;
于雷 ;
刘廷波 ;
赵永美 ;
颜景平 .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6, (07) :70-75
[25]   扑翼柔性及其对气动特性的影响 [J].
曾锐 ;
昂海松 ;
梅源 ;
季健 .
计算力学学报, 2005, (06) :750-754
[26]   激光推进微型无人机及其系统最优化 [J].
王永寿 .
飞航导弹, 2005, (07) :24-29
[27]   仿生微扑翼飞行器机构动态分析与工程设计方法 [J].
侯宇 ;
方宗德 ;
刘岚 ;
傅卫平 .
航空学报, 2005, (02) :173-178
[28]   微型/便携式发电系统原动机—微型/小型内燃机的研究 [J].
张仕民 ;
郭志平 ;
夏必忠 ;
段广洪 .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2004, (04) :4-8
[29]   仿鸟复合振动的扑翼气动分析 [J].
曾锐 ;
昂海松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3, (01) :6-12
[30]   柔性空间飞行器的振动抑止控制 [J].
刘暾 ;
常亚武 ;
杨大明 .
航天控制, 1992, (02) :25-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