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及其障碍因子研究

被引:6
作者
毕国华
杨庆媛
刘苏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定量评价; 耦合协调度; 障碍因子; 中国;
D O I
10.19478/j.cnki.2096-2347.2016.02.01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083305 ; 1204 ;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从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出发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及障碍度模型,对2014年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状况及障碍因子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2014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地区差异明显,总体水平不高;(2)68%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内部系统处于中低耦合协调水平,生态文明发展质量有待提升;(3)当前,国土空间利用不合理与生态文明制度不健全是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其中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不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障碍因子,湿地面积、自然保护区面积较小,公共财政支出中节能环保支出占比较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障碍因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从区域实际出发,实施差异化政策措施,重点突破区域主要障碍因子的制约。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展 [J].
黄勤 ;
曾元 ;
江琴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2) :111-120
[2]   特大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以武汉市为例 [J].
张欢 ;
成金华 ;
冯银 ;
陈丹 ;
倪琳 ;
孙涵 .
生态学报, 2015, 35 (02) :547-556
[3]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 [J].
张欢 ;
成金华 ;
陈军 ;
倪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6) :22-29
[4]   构建国家环境红线管理制度框架体系 [J].
王金南 ;
吴文俊 ;
蒋洪强 ;
许开鹏 .
环境保护, 2014, 42(Z1) (Z1) :26-29
[5]   地质公园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J].
易平 ;
方世明 .
资源科学, 2014, 36 (01) :206-216
[6]   以全球视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J].
孙新章 ;
王兰英 ;
姜艺 ;
贾莉 ;
秦媛 ;
何霄嘉 ;
姚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7) :9-12
[7]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 [J].
王毅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28 (02) :150-156
[8]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 [J].
谷树忠 ;
胡咏君 ;
周洪 .
资源科学, 2013, 35 (01) :2-13
[9]   深圳市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及实施路径 [J].
陈晓晶 ;
孙婷 ;
赵迎雪 .
规划师, 2013, 29 (01) :15-19
[10]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 [J].
陈洪波 ;
潘家华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2 (05) :13-1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