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量化分析

被引:31
作者
张云峰
陈洪全
机构
[1]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沿海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沿海开发; 城镇化; 生态环境; 江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动态耦合关系,以江苏沿海三市(南通、盐城、连云港)2000-2009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响应等层面构建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发展模型对其演化趋势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①城镇化指数逐步提高,呈线性增长趋势,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②生态环境指数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③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指数表现出多样化的等级类型,当城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环境压力也随之增大,同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与逐步增强,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逐步走向适应与协调。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 [J].
江红莉 ;
何建敏 .
软科学, 2010, 24 (03) :63-68
[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标准及其评价模型研究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张守忠 .
中国软科学, 2005, (05) :140-148
[3]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地理学报, 2005, (02) :237-247
[4]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 [J].
黄金川 ;
方创琳 .
地理研究, 2003, (02) :211-220
[5]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数确定的离差、均方差决策方法 [J].
王明涛 .
中国软科学, 1999, (08) :100-101+107
[6]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
廖重斌 .
热带地理, 1999, (02) :76-82
[7]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徐建华[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