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利秩序与基层治理内卷化 资源输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逻辑

被引:397
作者
陈锋
机构
[1] 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2]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资源; 分利秩序; 内卷化; 乡村治权; 技术治理;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5.03.004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国家资源的不断输入为农村发展和乡村治理带来新的契机。然而,资源输入乡村社会,基层组织却无法有效承接,并遭遇官民不合作的困境。基层组织主要呈现出两种样态:消极作为与难以作为,以及富人和灰黑势力主政后的摆平式"积极"治理。两种治理形态皆导致国家公共资源的耗损,基层组织的权威与合法性进一步下降。在资源不断输送的利益链条中,权力寻租者、地方富人与灰黑社会势力、谋利型的机会主义农民等几个行动主体相赖相生,形成分利秩序,普通民众被排除在外,乡村治理出现内卷化。从根本上说,这是国家在压力型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产生的张力,并在推动乡村社会从整体性支配向技术治理转型中产生的结果。这一转向试图建立新的公共规则,却使得乡村治权弱化,缺乏公共规则实践的强制力保证,造成国家、基层组织与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与责任的连带制衡关系发生断裂,乡村治理陷入新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20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从整体支配到协商治理:乡村治理转型及其困境——基于北镇“钉子户”治理的历史考察 [J].
陈锋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8 (06) :21-27
[2]   后税费时代农民权责失衡与治理性危机 [J].
陈锋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2, (08) :42-48
[3]   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J].
渠敬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113-130+207
[4]   连带式制衡:基层组织权力的运作机制 [J].
陈锋 .
社会, 2012, 32 (01) :104-125
[5]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1, (10) :67-85
[6]   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不出事”逻辑:一个分析框架 [J].
钟伟军 .
浙江社会科学, 2011, (09) :36-41+157
[7]   乡村治理中的“不得罪”逻辑 [J].
王会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 (03) :46-50
[8]   重塑农村基层组织的治理责任——理解税费改革后乡村治理困境的一个框架 [J].
杨华 ;
王会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02) :41-49
[9]   灰黑势力与乡村治理内卷化 [J].
耿羽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8 (02) :71-77
[10]   混混、乡村组织与基层治理内卷化——乡村混混的力量表达及后果 [J].
李祖佩 .
青年研究, 2011, (03) :55-6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