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式制衡:基层组织权力的运作机制

被引:142
作者
陈锋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基层组织; 连带式制衡; 乡土社会; 权利义务观;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2.01.005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2 ; 1204 ; 120401 ;
摘要
本文揭示了中国基层组织在非正式或半正式治理实践中的内在机制及其社会基础和价值基础。研究发现,村级组织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位置构成了乡村治理的部分外部条件和压力,具有普遍性的半正式治理实践中的村级组织权力的运作则根植于乡土社会。乡村治理中,村组干部将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资源统筹配置、捆绑连带,主要通过利益和情感等连带方式来规制村民,以完成其治理目标,村民同样也将其需要履行的各种义务与应该享受的各项权利捆绑连带,并主要以责任连带的方式对村组干部实行反制。正是这种治理中双向的连带关系使得干群之间的权利义务达到总体平衡,并保证了乡村社会秩序的形成,笔者将其归结为"连带式制衡"。乡土社会的不规则或规则的多元化是连带式制衡的社会基础,与西方有所差异的中国农民的"捆绑式的权利义务观"则构成了基层组织权力运作的价值基础,两者共同支撑使得"连带式制衡"成为基层组织权力的常规化运作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25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重塑农村基层组织的治理责任——理解税费改革后乡村治理困境的一个框架 [J].
杨华 ;
王会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02) :41-49
[5]   论传统人情关系与现代公共规则的冲突和价值转换 [J].
钱建平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6) :28-32
[6]   运作于压力型科层制与乡土社会之间的乡镇政权 以桔镇为研究对象 [J].
欧阳静 .
社会, 2009, 29 (05) :39-63+224
[7]   熟人社会的性质 [J].
宋丽娜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6 (02) :118-124
[8]   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 [J].
王汉生 ;
王一鸽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2) :61-92+244
[9]   家族、公私观念与村庄主体性建构 [J].
杨华 .
开发研究, 2008, (02) :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