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土地整治空间格局及障碍诊断

被引:45
作者
曲衍波 [1 ]
朱伟亚 [2 ]
郧文聚 [3 ]
张勇 [2 ]
高宇 [1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山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
[3] 国土资源部土地中心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地利用; 模型; 空间格局; PSR模型; 障碍度; 山东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科学开展土地整治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是明确区域土地整治方向、分解整治规划指标和实施差别化整治策略的重要依据。该文以"压力-状态-响应"的概念框架作为理论依据,构建土地整治的PSR(pressure-state-response)评价指标体系,综合熵权TOPSIS模型、组合矩阵模型和障碍度模型等系统算法,划分土地整治空间格局,探讨不同区域土地整治的障碍因素及调控策略,基本形成了土地整治空间区划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实证分析表明:1)山东省139个县(市、区)中土地整治压力分值高于全省均值的比例为69.04%,状态和响应分值低于全省均值的比例分别为50.68%和70.51%,表明山东省整体土地整治的压力较高、状态水平中等和响应程度偏低。2)山东省"3+6"的土地整治空间格局中,3大主区包含县(市、区)的数量比例相对均衡,分别是37.41%、28.78%和33.81%,空间分布也比较集中;而对应6种整治类型的县(市、区)数量比例差异较大,在7.91%20.86%之间,且空间异质性显著;说明土地整治空间区划过程中需要将"自上而下"的区域综合评价与"自下而上"的区域差异识别统筹兼顾。3)山东省土地整治障碍因子作用频次具有区域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双重特征,土地整治潜力和经济支撑能力的薄弱是约束土地整治响应的主要阻力,建议引入市场机制,探讨因地制宜的多元治理模式。本研究是对"自下而上"土地整治空间格局划分方法的有效补充,藉此完善土地整治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并为"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区域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J].
雷勋平 ;
Robin Qiu ;
刘勇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13) :243-253
[2]   中国土地整治战略重塑与创新 [J].
郧宛琪 ;
朱道林 ;
汤怀志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04) :1-8
[3]   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分析 [J].
周建 ;
张凤荣 ;
王秀丽 ;
张佰林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9) :282-289
[4]   基于迫切–适宜度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时空配置研究 [J].
曲衍波 ;
贾莎 ;
商冉 ;
姜广辉 ;
高宇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50 (05) :925-934
[5]   大都市郊区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设计 [J].
谷晓坤 ;
刘静 ;
张正峰 ;
蔡梦婉 ;
刘伟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6) :205-211
[6]   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空间分异格局 [J].
危小建 ;
刘耀林 ;
王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4) :195-203
[7]   基于综合评价的矿业废弃地整治时序确定 [J].
程琳琳 ;
李继欣 ;
徐颖慧 ;
娄尚 ;
王霖琳 ;
孙思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4) :222-229
[8]   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领域与基本方向 [J].
冯应斌 ;
杨庆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1) :175-182
[9]   云南省土地整治分区研究 [J].
陈国平 ;
赵俊三 ;
张力 ;
吴晓伟 ;
马娟 ;
葛俊洁 .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 (02) :853-855+875
[10]   四川省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 [J].
冯锐 ;
吴克宁 ;
王倩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2) :24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