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功能区识别及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78
作者:
谷岩岩
[1
]
焦利民
[2
]
董婷
[2
]
王艳东
[1
,3
]
许刚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来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POI;
出租车轨迹数据;
城市功能区;
空间结构;
多源数据;
D O I:
10.13203/j.whugis20160192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断优化。识别城市功能区空间分布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对于把握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重尾打断分类法和核密度聚类法对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POI)进行分析,识别城市功能区,并结合出租车轨迹数据进行时空挖掘,定量分析典型城市功能区交通吸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强度和方向。以北京市五环内主城区为例进行分析,可得:(1)该方法可以识别典型功能区西单、国贸、中关村是以商业为主的混合城市功能区,望京是以居住为主的混合功能区,且居民通勤出行特征明显;(2)国贸对自身的引力较强(39.4%),说明国贸区域城市功能更加齐全;(3)典型功能区对居民出行距离范围内的区域吸引力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符合经验认知和地理空间衰减规律。结果表明,利用POI和移动大数据采用重尾打断分类法和核密度聚类法进行城市功能区识别与分析是可行和有效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113 / 1121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