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开放性临床研究

被引:15
作者
黄永生 [1 ]
卢敏 [2 ]
韩清华 [3 ]
常连胜 [4 ]
机构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内科
[2] 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临床监察部
[3]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四医院
关键词
心绞痛,劳累性,稳定型; 红花黄色素; 有效性; 安全性;
D O I
10.13201/j.issn.1001-1439.2015.12.015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评价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 103例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给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00 mg+0.9%NaCl溶液250 ml,1次/d,疗程为14 d。比较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服用量和心电图变化情况以及中医症状评分和疾病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终点临床疗效:2 103例受试者经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由(5.40±4.92)次/周减少至(1.30±0.18)次/周(P<0.05);心绞痛疗效为89.6%,中医症状疗效为87.4%,心电图疗效为70.8%,疾病疗效为75.8%。1 327例基线应用了硝酸甘油的受试者,治疗后744例(56.1%)停用,403例(30.4%)减量。亚组疗效分析:高龄(>70岁)、心功能ⅢⅣ级、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中医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5);高龄(>70岁)患者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速效扩冠药物和疾病疗效与低龄(≤70岁)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Ⅳ级、合并糖尿病患者速效扩冠药物和疾病疗效分别与IⅡ级、无糖尿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评价:共出现14例不良反应(0.67%),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能有效缓解不同严重程度的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在老年、心绞痛严重或伴高血压、糖尿病的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中仍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06 / 13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15省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抗心绞痛治疗现状调查 [J].
王新刚 ;
蒋捷 ;
贾佳 ;
霍勇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5, 35 (01) :48-52
[2]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劳累性心绞痛 [J].
王军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 (01) :115-116
[3]   红花黄色素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缓解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作用 [J].
臧宝霞 ;
吴伟 ;
陈红燕 ;
董宁宁 ;
金鸣 ;
童静 .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2, 31 (06) :736-739
[4]   红花黄色素抗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研究 [J].
齐越 ;
秦文艳 ;
宋达夫 ;
刘禾 ;
赵金明 .
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12, (05) :21-23
[5]   红花黄色素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的影响 [J].
郝凌霄 ;
李勇 ;
魏彤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14) :94-95
[6]   红花黄色素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J].
李勇 ;
郝凌霄 ;
魏彤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12) :96-97
[7]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J].
李继红 ;
徐国良 ;
林淑梅 ;
秦玲 .
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 (06) :932+939-932
[8]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冻干粉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J].
朱晓峰 ;
张荣华 ;
王廷春 ;
韩莉 ;
王攀攀 ;
马仁强 .
中成药, 2012, 34 (04) :596-601
[9]   红花黄色素对脑梗死血流变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叶斌 ;
李文娟 ;
郑岚 ;
刘睿 .
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 (02) :219-221
[10]  
丹参、红花水溶性组分及配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J].刘剑刚;张大武;李婕;丰加涛;杨小平;史大卓;梁鑫淼;.中国中药杂志.201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