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黄色素对脑梗死血流变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51
作者
叶斌 [1 ]
李文娟 [1 ]
郑岚 [2 ]
刘睿 [3 ,4 ]
机构
[1]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内科
[2]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3]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4] 蚌埠市神经病学防治研究所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脑血流动力学; 红花黄色素;
D O 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2.02.017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前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脑保护剂等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治疗。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血液流变指标也有改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1.0%,对照组为64.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m)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可以有效地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对临床脑梗死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红花黄色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J].
耿昌 ;
赵丽军 ;
石春燕 .
中国中医急症, 2010, 19 (10) :1668+1758-1668
[2]   红花黄色素对脑梗死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 [J].
林楚生 ;
方懿珊 ;
林昱 ;
林小燕 .
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 (16) :502-503
[3]   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J].
陈远虹 .
实用全科医学, 2008, (02) :155-156
[4]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脑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J].
盛雨辰 ;
夏玉叶 ;
闵旸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6, (09) :1134-1137
[5]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J].
夏玉叶 ;
闵旸 ;
盛雨辰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5, (12) :760-762
[6]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NMDAR1蛋白表达的影响 [J].
梁辉 ;
范金英 ;
李爱华 ;
周盛年 ;
李强 ;
朱海波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 (03) :194-196
[7]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选择素、组织因子、血液流变学的监测及意义 [J].
沈庆乐 ;
李培英 ;
张存琪 ;
林闽溪 ;
林美明 .
高血压杂志, 2004, (01) :51-52
[8]   红花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浆TXA/PGI水平的影响 [J].
王淑君 ;
王万铁 ;
熊建华 ;
邱晓晓 ;
金可可 ;
不详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2003, (02) :100-102
[9]   彩色超声多普勒对脑梗死病人颅外段脑动脉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J].
邹艳秋 ;
赵红 ;
戈晓华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03) :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