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公平正义理念的发展脉络与时代意蕴

被引:5
作者
程鹏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公平正义; 社会情境; 社会治理; 公共政策; 帕累托改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8 [其他政治理论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社会治理的目标和公共政策的重要价值标准。由于社会情境的多元性,从普遍的价值取向到具体的政策实践,需要更具操作性的社会公平正义政策评价标准。梳理西方政治哲学领域的社会公平正义理念内涵,可以概括为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和多元主义三个传统,契约主义和比较主义两种视角,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两个范畴。以此为脉络,基于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现实性、历史性和辩证性,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维度评价社会治理领域的各项公共政策,提出应当建立适应多元社会情境的社会公平正义绩效动态评估机制,聚焦帕累托改进并兼顾中国文化特色与当代社会语境。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8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1]   评先验制度主义的正义观 [J].
顾肃 .
学术界, 2019, (03) :5-11
[12]   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思想:理论逻辑与实践旨趣 [J].
虞新胜 .
求实, 2018, (01) :39-49+110
[13]   重新思考平等、公平和正义 [J].
俞可平 .
学术月刊, 2017, 49 (04) :5-14
[14]   作为一种分配正义原则的帕累托改进 [J].
姚洋 .
学术月刊, 2016, 48 (10) :44-54
[16]   培植公平正义观念的文化土壤 [J].
俞吾金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1) :51-56+205
[17]   公共政策评估:体系与过程 [J].
高兴武 .
中国行政管理, 2008, (02) :58-62
[18]   中国传统正义观的内涵及特点 [J].
刘宝才 ;
马菊霞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6) :29-34
[19]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与社会主义实践 [J].
何建华 .
浙江社会科学, 2007, (06) :10-15
[20]   规划理论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论规划理论的多向性和理论发展轨迹的非线性 [J].
张庭伟 .
城市规划, 2006, (08) :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