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程序保障第三波的理论解析与制度安排
被引:3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段文波
机构
: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来源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015年
/ 21卷
/ 02期
关键词
:
程序正义;
程序保障;
当事人权;
对论规则;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15.2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
030106 ;
030609 ;
摘要
:
程序正义既是发现真实的手段,也是判决正当化的源泉。以此为前提的程序保障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关注重心各有不同。第一个阶段旨在强化当事人权,第二个阶段试图以充分的程序保障作为判决效的基础,第三个阶段则以程序保障作为民事诉讼目的。作为一种诠释民事诉讼制度的原理,程序保障论从当事人之间的水平关系出发,反思了以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纵向关系为中心的民事诉讼,并试图在期日、期间、送达程序、主张举证程序、证据调查程序、上诉程序以及调解程序等各个层面重建民事诉讼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民事诉讼法理论的中国表达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霍海红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
19
(04)
:3
-9
[2]
“当判则判”与“调判结合”——基于实务和操作层面的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愉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1,
17
(06)
:49
-56
[3]
从程序正义到摆平“正义”:法官的多重角色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洪杰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1,
17
(02)
:28
-39
[4]
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日)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
1
→
共 4 条
[1]
民事诉讼法理论的中国表达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霍海红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
19
(04)
:3
-9
[2]
“当判则判”与“调判结合”——基于实务和操作层面的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愉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1,
17
(06)
:49
-56
[3]
从程序正义到摆平“正义”:法官的多重角色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洪杰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1,
17
(02)
:28
-39
[4]
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日)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