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理论的中国表达

被引:4
作者
霍海红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中国特色; 程序正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程序与法治内在关联,作为基本程序法的民事诉讼法伴随社会主义法治进程而发展,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事诉讼法理论,主要包括:以辩论权为中心的辩论原则、实体与程序相结合的诉权理论、致力于程序正义与实体真实之平衡的证据理论、调判结合的审判理论、以监督为基调的再审理论。这些中国约束条件下的民事诉讼法理论处于并将继续处于自我调整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既反映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国经验,又追寻民事诉讼法理论发展的世界大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 / 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理解与适用.[M].奚晓明; 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
[2]  
《民事诉讼法典专家修改建议稿》及立法理由.[M].江伟; 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
[3]  
新堂民事诉讼法.[M].(日) 新堂幸司; 著.法律出版社.2008,
[4]  
民事诉讼法.[M].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证明责任法研究.[M].陈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  
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M].刘荣军著;.法律出版社.1999,
[7]  
民事诉讼法.[M].(日)兼子一;(日)竹下守夫著;白绿铉译;.法律出版社.1995,
[8]  
民事诉讼法学教程.[M].刘家兴主编;潘剑锋等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9]  
民事诉讼法学.[M].常怡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10]  
民事诉讼法学新编.[M].柴发邦等撰;.法律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