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府际管理:兴起及其内容

被引:35
作者
汪伟全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上海
关键词
府际管理; 政府间关系; 合作主义;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05.09.010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府际管理是以合作主义为基础的政府间关系新模型,是当前行政改革和政府再造的重要产物。政府间关系的管理,经历了以重视制度和结构、相互制约与均衡为特征的“联邦主义”、以科层参与、互动博弈为特征的“府际关系”、以解决争端、协商对话、网络参与为特征的“府际管理”三个阶段。府际管理作为改善政府间关系的一种新思维,其主要框架有六方面:协调性、依赖性的网络型结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供给;项目和管理功能上的府际间转移;多方协商、调和的合作机制;小社区、跨邻里的大都市地区治理结构;目标导向、网际沟通的冲突解决方式。府际管理的兴起,对中国的政府间关系的管理变革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美国地方政府.[M].(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Ostrom)等著;井敏;陈幽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英]戴维·米勒(DavidMiller);[英]韦农·波格丹诺(VernonBogdanor)主编;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 [J].
罗伯特·B·丹哈特 ;
珍妮特·V·丹哈特 ;
刘俊生 .
中国行政管理, 2002, (10) :38-44
[4]   政府间关系的几种结构 [J].
戴维·卡梅伦 ;
张大川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2, (01) :107-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