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研究的缘起与进展

被引:69
作者
代树兰
机构
[1] 江苏理工学院
关键词
多模态; 话语研究; 缘起; 进展;
D O I
10.16263/j.cnki.23-1071/h.2013.02.007
中图分类号
H030 [语义学、语用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近年来,随着话语分析的发展,针对话语的研究不断深入,多模态话语逐步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然而,对话语的多模态特征的认识与研究是一个逐渐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在相对较长的探索、研究过程中,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尽管语言在意义构建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符号资源,然而在话语领域,它只是众多的符号资源之一,话语语言学对语言的单模态研究需要与其他领域,如视觉、听觉、媒介等研究相结合。只有重视各模态的研究、重视其内在规律与协同作用,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揭示话语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绘画史中的语图关系研究.[D].李彦锋.上海大学.2010, 01
[2]   关注多模态话语教学 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J].
代树兰 .
山东外语教学, 2011, 32 (03) :48-53
[3]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 [J].
胡壮麟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 (01) :1-10
[4]   先秦语言哲学与美学的关系初探 [J].
王瀚东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3) :1-4
[5]  
Multimodal genres and transmedia traversals: Social semiotics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J].Jay Lemke.Semiotica.2009, 173
[6]  
符号学与社会科学.[M].(法) 格雷马斯 (Greimas;A.J.) ; 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7]  
哲学研究.[M].(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Ludwig)著;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  
话语与社会变迁.[M].(英)诺曼·费尔克拉夫(NormanFairclough)著;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
[9]  
普通语言学教程.[M].(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deSaussure)著;张绍杰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0]  
符号学原理.[M].(法)罗兰·巴尔特(RolandBarthes)著;王东亮等译;.三联书店.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