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在起跑线——再议中国社会的教育不平等(1978-2008)

被引:112
作者
唐俊超
机构
[1]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
教育不平等; 教育获得; MMI; 学轨制; 教育公平;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5.03.006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本文关注教育不平等状况在不同入学阶段的变化。本文认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文化背景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将随着入学阶段(小升初阶段、中考阶段、高考阶段)的上升而降低,而学校等级的影响将升高,这是差异选拔、个体生命历程发展及早期异质教育三大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采用CGSS2008数据,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了上述假设,结果显示:小升初阶段的不平等最为严重,随着入学阶段的提升,即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升学过程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文化背景的影响逐渐被学校等级所取代。早期教育的公平问题必须得到更多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45+244 +244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无声的革命”:被夸大的修辞 与梁晨、李中清等的商榷 [J].
应星 ;
刘云杉 .
社会, 2015, 35 (02) :81-93
[2]   教育不平等的身心机制及干预策略——以农民工子女为例 [J].
高明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4) :60-80+205
[3]   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平等化——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张兆曙 ;
陈奇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2) :173-196+245
[4]   谁更容易上大学——关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研究的文献述评 [J].
冯乐安 .
教育学术月刊, 2012, (08) :12-15
[5]   中国城乡居民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研究 [J].
吴愈晓 .
社会, 2012, 32 (04) :112-137
[6]   家庭资本、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获得——基于江苏省的经验研究 [J].
刘志民 ;
高耀 .
高等教育研究, 2011, 32 (12) :18-27
[7]   家庭背景、族群身份与我国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获得 [J].
谭敏 ;
谢作栩 .
高等教育研究, 2011, 32 (10) :50-58
[8]   生育率下降与中国男女教育的平等化趋势 [J].
叶华 ;
吴晓刚 .
社会学研究, 2011, 26 (05) :153-177+245
[9]   当代西方教育分层研究的发展——兼论转型社会教育分层研究框架 [J].
张丽 .
理论界, 2011, (02) :199-202
[10]   社会学定量分析中的内生性问题 测估社会互动的因果效应研究综述 [J].
陈云松 ;
范晓光 .
社会, 2010, 30 (04) :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