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总体性社会事实的农村社会上访研究

被引:9
作者
郭伟和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教研室
关键词
农村上访; 利益表达; 公共治理; 政府间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有关农民上访的研究,已经由第一代学者创建的维权范式,转变为第二代学者创建的乡村治权范式。然而,这个转变只关注到上访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只是由第一代学者关心的集体抗争性质的上访,变为第二代学者关注的非正常上访、谋利性上访、要挟性上访等。两代学者的研究范式都没有对农村上访进行总体的分类研究。如果将农民上访问题纳入乡村社会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大背景下考察,可看到乡村社会的秩序总体上是稳定的,但纠纷解决模式正在走向功利化和实用化,传统社会的情理机制正在转型为工具性谋利手段,乡村治理的意识形态话语和具体行动策略发生了实践性背离。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并不是所谓的乡村社会的治理权限的撤退问题,而是当前压力性体制下,政府内部上下级之间的治理策略和手段分配不对等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J].MichaelBurawoy.Sociological Theory.2002, 1
[2]   锦标赛体制、晋升博弈与地方剧场政治 [J].
陈潭 ;
刘兴云 .
公共管理学报, 2011, 8 (02) :21-33+125
[3]   锦标赛体制与中国省级开发区的增长 基于省级经验的研究 [J].
李国武 ;
侯佳伟 .
社会, 2011, 31 (02) :42-72
[4]   中国农村社会稳定状况及其特征:基于100村1765户的调查分析 [J].
温铁军 ;
郎晓娟 ;
郑风田 .
管理世界, 2011, (03) :66-76+187
[5]   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 [J].
曹正汉 .
社会学研究, 2011, 25 (01) :1-40+243
[6]   从维权到谋利——农民上访行为逻辑变迁的一个解释框架 [J].
田先红 .
开放时代, 2010, (06) :24-38
[7]   乡村治权与分类治理:农民上访研究的范式转换 [J].
申端锋 .
开放时代, 2010, (06) :5-23
[9]   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09, (12) :40-55
[10]   锦标赛体制 [J].
周飞舟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3) :54-7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