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探索与启示

被引:7
作者
张慧鹏
机构
[1] 中山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工农城乡关系; 客观规律; 发展经济学; “正统”马克思主义;
D O I
10.15894/j.cnki.cn11-3040/a.2017.06.026
中图分类号
A84 [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503 ;
摘要
如何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西方发展经济学认为城市化代表着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史观既承认城乡分离的历史进步性,又认为城乡对立最终必然会走向城乡融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辩证地处理工农和城乡关系,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也使农村成为发展的主体。毛泽东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探索实践并不是浪漫主义的唯意志论,也不是反现代性的农业社会主义,而是追寻另类的现代性,体现出以人为本而非以资为本的发展理念。这段历史实践对今天中国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拉美城市化过快发展的负面效应值得关注 [J].
孙光英 .
红旗文稿, 2013, (17) :32-34
[2]   全球劳动后备军与新帝国主义 [J].
J.B.福斯特 ;
R.W.麦克切斯尼 ;
R.J.约恩纳 ;
张慧鹏 .
国外理论动态, 2012, (06) :38-48
[3]   非均衡视野下中国居民消费水平考察:1949-1978 [J].
朱高林 .
学术界, 2012, (04) :175-188+288
[4]   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09, (02) :51-73
[5]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毛泽东“六·二六”指示的历史考察 [J].
姚力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7, (03) :99-104+128
[6]   毛泽东关于城乡关系的思想 [J].
宫玉松 ;
聂济冬 .
毛泽东思想研究, 1992, (01) :86-89
[7]   农业社会主义批判 [J].
王小强 .
农业经济问题, 1980, (02) :9-20
[8]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莫里斯·迈斯纳(MauriceMeisner)著, 2005
[9]  
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演变[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宋洪远等编著, 2000
[10]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