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化:中国基础研究发展模式的转型方向

被引:7
作者
李侠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发展模式; 集群化;
D O I
10.16619/j.cnki.rmltxsqy.2022.20.004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基础研究投入与GDP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基础研究的产出不足,整体基础研究能力较弱。为了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快速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基础研究的发展模式必须从个体化向集群化方向转型。在集群化模式下,基础研究领域会产生新的机会利基,从而为基础研究开拓出新生长点。在基础研究集群化的路径选择方面,整合中心辐射式集群与政府支持式集群两种路径,使之与前期的政策安排以及基础研究资源相衔接,以降低集群化转型带来的风险与成本。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影响国家创新能力的社会基础条件 [J].
王珂 ;
李侠 .
中国科技论坛, 2022, (09) :18-24
[2]   中国科技转轨信号的释放与表现 [J].
李侠 .
人民论坛, 2022, (10) :63-65
[3]  
规模[M]. 中信出版社 , 杰弗里·韦斯特, 2018
[4]  
国家、地区和城市的知识资本[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波尔弗, 2007
[5]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basic research in enterprises on economic growth: Income-level quantile analysis [J].
Jung, Euy-Young ;
Liu, Xielin .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2019, 46 (04) :570-588
[6]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CT R&D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Korea[J] . Jae-pyo Hong.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 2016
[7]  
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 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J] . Ann Markusen.Economic Geography . 201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