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山地丘陵区乡村院落空间演变及优化

被引:11
作者
孟宝 [1 ,2 ,3 ]
彭立 [1 ]
张少尧 [1 ,2 ]
周鹏 [1 ,2 ]
邓伟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区发展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 宜宾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农村; 院落空间; 四川南部; 丘陵槽坝; 空间质量; 乡村生活空间; 人居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乡村院落作为乡村聚落空间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农户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也是当前乡村聚落空间优化和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现有研究多集中在村域层面,未能深入到农户院落内部。本研究以乡村院落空间演变过程解析为切入点,选择四川南部盆周低山丘陵区僰王山镇为研究区,从宏观层面深入剖析了50多年间乡村院落的演变过程,又在微观农户层面选择不同海拔的乡村院落,从居住空间、建筑外观、附属生产、景观文化等4个方面分析院落空间的演变特征,并解析其演变的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院落布局由坡度较小的丘陵中部向丘陵间坡度较低的槽坝地区转移,院落内部空间功能区演变特征明显;受城市文明影响显著,当前乡村院落营造的传统和地域特色体现不够;受居住习惯及改造能力等影响,"脏、乱、差"的人居环境现状问题仍然明显;政府新建或农户自建的院落存在着一些规划欠合理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院落空间质量提升的解决路径,包括院落的营造要体现人本主义和"传统文化+自然环境"的营造理念,并由政府牵头,给农户提供高质量空间利用的理想院落范本;注重发挥农户在院落营造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户院落营建的积极性和院落美化的创造性等。同时,政府和农户在未来乡村院落空间质量提升中的角色定位,如何处理区域特色、营造传统及现代人居环境趋势之间的矛盾将是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74 / 28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21]   综合区域环境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巩义市为例 [J].
李君 ;
李小建 .
资源科学, 2009, 31 (07) :1195-1204
[22]   乡村聚落空废化概念及量化分析模型 [J].
雷振东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421-424
[23]   中国传统民居构筑形态的自然区划 [J].
王文卿 ;
周立军 .
建筑学报, 1992, (04) :12-16
[24]   浅析庭院空间系统的特性 [J].
倪震宇 .
建筑与文化, 2017, (02) :165-167
[25]   空心村村民居住生活空间特征及其优化重构——对河南邓州市8个村庄的调查 [J].
赵楠 ;
冯健 .
人文地理, 2016, 31 (06) :29-38
[26]   基于空间句法的河南省传统民居分析及其地域文化解读 [J].
张宸铭 ;
高建华 ;
李国梁 .
经济地理, 2016, 36 (07) :190-195
[27]   三生空间重构视角下的镇域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以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官垱镇为例 [J].
李伟松 ;
李江风 ;
姚尧 ;
谭旭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 35 (01) :139-143
[28]   江南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以赣南地区为例 [J].
陈永林 ;
谢炳庚 .
地理研究, 2016, 35 (01) :184-194
[29]   基于价值提升的严寒地区村镇庭院优化策略 [J].
袁青 ;
王翼飞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1) :68-74
[30]   平遥古城民居之门的形态变迁及其家的观念表征 [J].
陶伟 ;
蒋伟 ;
何新 .
地理研究, 2014, 33 (12) :2418-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