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监察机关的名与实

被引:5
作者
李洪雷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监察委员会; 监察院; 人民; 宪制机关; 国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1 [行政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对国家机关的命名,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文字问题,而是有着深刻的宪制意涵。国家监察机关的名称,应与宪法的原理与规定相一致,与其法律地位、政治性质相匹配,并与其他宪制机关的名称相协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应当在注重制度设计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同时,确保组织名称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监察委员会如何纳入《宪法》的“国家机构”体制? [J].
马岭 .
财经法学, 2017, (06) :150-160
[2]   国家机构改革的宪法界限 [J].
任喜荣 .
当代法学, 2017, 31 (04) :16-26
[3]   监察体制改革的宪法学思考 [J].
秦前红 ;
李雷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7, (03) :121-129
[4]   监察体制改革的逻辑与方法 [J].
秦前红 .
环球法律评论, 2017, 39 (02) :17-27
[5]   将监察体制改革全程纳入法治轨道之方略 [J].
童之伟 .
法学, 2016, (12) :3-13
[6]   中国宪法文本中“法治国家”规范分析 [J].
韩大元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 54 (03) :67-74+173
[7]   国家法人说的兴衰及其法学遗产 [J].
王天华 .
法学研究, 2012, 34 (05) :81-102
[8]   德国行政法学中行政主体概念的探讨 [J].
李洪雷 .
行政法学研究, 2000, (01) :76-95
[9]   波兰的国家行政监察体制 [J].
郭增麟 .
今日东欧中亚, 1998, (02) :51-52
[10]   捷克的监察体制 [J].
杨大壮 .
四川监察, 1995, (02) :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