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治理技术方案之中国路径

被引:5
作者
赵骏
吕成龙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排放交易; 渐进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6.9 [国际环境保护法]; D92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030108 ;
摘要
通过从经济与财政可能性、政治伦理可行性、技术和行政操作可行性三个方面将诸多零散的碳税和碳排放交易的利弊分析进行梳理和系统化,碳排放交易的现实可行性和优势得以显现。同时,通过对欧盟和美国碳排放市场建设历史经验的纵向分析和现状的横向比较,强制性碳排放市场的重要意义和碳排放市场建设渐进主义的优势得以体现。藉此,结合我国排污交易的历史经验与最新的政策法律导向,构建渐进主义原则下碳排放市场发展的法律主线和具体制度方案值得尝试。中国应在循序渐进地扩大碳排放交易主体和范围的基础上,通过不断修正市场激励、交易和辅助机制,逐步完善碳排放市场的内在交易机理并实现与国际气候治理机制的衔接,成为未来气候治理的领导者。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追溯与寻明:国际法视角下的碳排放权单位研究 [J].
何智慧 ;
孙南翔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2, 14 (03) :45-51
[2]   我国“十二五”时期建立碳交易市场的政策思考 [J].
李继峰 ;
张亚雄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 8 (02) :137-143
[3]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结构缺陷、制度变革及其影响 [J].
熊灵 ;
齐绍洲 .
欧洲研究, 2012, 30 (01) :51-64+2
[4]   论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选择 [J].
邹亚生 ;
孙佳 .
国际贸易问题, 2011, (07) :124-134
[5]   执政思维的转变: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由“十二五”规划GDP考核指标的取消看发展方式的转变 [J].
廖中武 ;
陈必修 .
天府新论, 2011, (03) :17-20
[6]   关于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的思考 [J].
周晓唯 ;
张金灿 .
经济与管理 , 2011, (03) :82-88
[7]   近二十年低碳经济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 [J].
沈满洪 ;
吴文博 ;
魏楚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41 (03) :28-39
[8]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启示 [J].
谢艳梅 .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0, (24) :51-52
[9]   低碳经济约束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 [J].
袁富华 .
经济研究, 2010, 45 (08) :79-89+154
[10]   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J].
张友国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1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