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的动态演进——基于技术成就指数的研究

被引:21
作者
许治
陈丽玉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技术成就指数; Kernel密度; 马尔可夫链;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6.10.006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基于UNDP创立的技术成就指数,测度了21个国家级创新型城市2001-2011年技术成就指数,并利用核密度与马尔可夫链方法,分析21个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技术成就指数分布变动特征与最终稳态分布情况。研究分析得出:样本期内21个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技术成就指数持续增长,但城市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并在2006年之后差距扩大有加剧的趋势。长期来看,21个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技术成就指数演进路径和变动程度相对平缓,最终的稳态分布将是两极弱化,中间强化。对于中高水平组发展的重点是创新环境的塑造与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增强;对于低水平发展组发展的重点则是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区域创新中心的形成与完善;从深圳市在样本期内领先优势持续增强方面,建议国家采用具有可持续性的市场驱动型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创新型城市技术创新投资效率的测度方法研究:基于创新过程的视角 [J].
寇明婷 ;
陈凯华 ;
高霞 ;
杨利锋 .
科研管理, 2014, 35 (06) :56-67
[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J].
杜娟 ;
霍佳震 .
中国管理科学, 2014, 22 (06) :85-93
[3]   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技术成就指数俱乐部收敛效应 [J].
许治 ;
陈志荣 ;
邓芹凌 .
科学学研究, 2013, 31 (05) :790-800+650
[4]   世界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比较:三个案例及其对上海的启示 [J].
李靖华 ;
李宗乘 ;
朱岩梅 .
中国科技论坛, 2013, (02) :139-146
[5]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效应——基于技术成就指数的研究 [J].
许治 ;
邓芹凌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 (01) :67-77
[6]   创新型城市评价研究述评 [J].
邹燕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4 (04) :94-98
[8]   中外创新型城市界定比较及再思考附视频 [J].
喻金田 ;
李焱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2, (02) :215-217
[9]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分析——以上海和深圳为例 [J].
尤建新 ;
卢超 ;
郑海鳌 ;
陈震 .
中国软科学, 2011, (07) :82-92
[10]   创新型城市之思:多重资本的生产与分配视角 [J].
王程韡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 (04)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