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16
作者
朱双根
朱幼玲
唐发霞
穆燕芳
机构
[1]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颈动脉; 斑块; 缺血性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D O I
10.16245/j.cnki.issn1008-6978.2007.04.015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寻找颈动脉斑块危险因素。方法对115例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检查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分析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81.7%(94例),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发生率为7.8%(9例)。缺血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67.7%),其中软斑发生率(33.1%),均高于非缺血侧(48.5%,其中软斑20.4%,P<0.05)。斑块组发生高血压病的比例(85.1%)明显高于无斑块组(57.1%,P<0.05);且在软斑组长期烟酒史及男性比例高于稳定性斑块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以斑块居多,软斑为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在斑块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形成,而性别、烟酒史可能会影响斑块的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伴有颈动脉斑块的高血压患者尿酸检测的意义 [J].
戴秋艳 ;
廖敏蕾 ;
孙宝贵 .
高血压杂志, 2005, (06) :345-347
[2]   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青中年脑梗死 [J].
王红霞 ;
牛小媛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 (02) :163-165
[3]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 [J].
郭毅 ;
周志斌 ;
李富康 ;
马可夫 ;
王晓萍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4, (02) :186-188
[4]   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研究 [J].
张敬霞 ;
王宏光 ;
宋世宗 .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1, (04) :547-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