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农民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市设施番茄生产为例

被引:8
作者
蔡金阳 [1 ,2 ]
胡瑞法 [1 ,2 ]
肖长坤 [3 ,4 ]
王晓兵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2]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3]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4]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关键词
农民田间学校; 环境友好型技术; probit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1.2 [番茄(西红柿)]; S626 [蔬菜设施园艺];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目的】研究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农民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用的影响。【方法】以北京市农户设施番茄生产为例,通过对农民田间学校农户的随机抽样调查,采用probit模型估计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农民环境意识影响的净效果。【结果】目前条件下,北京市农民在番茄生产上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比例还不足20%。在控制其它因素的条件下,农民田间学校培训使田间学校学员采用环境友好灌溉技术的比例比非田间学校村农户高14.7%,而采用环境友好施肥技术农户的比例比非田间学校村农户高8.3%。【结论】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在生产上较多地采用了环境友好型灌溉和施肥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1023 / 10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农民田间学校推广农业技术的效果评估——以北京市设施番茄种植户为例 [J].
肖长坤 ;
胡瑞法 ;
蔡金阳 ;
陈阜 ;
张涛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16 (04) :176-182
[2]   农民田间学校对生产管理知识提高和生产的影响——以北京市设施番茄农户为例 [J].
胡瑞法 ;
肖长坤 ;
蔡金阳 ;
项诚 .
中国软科学, 2011, (07) :93-101
[3]   北京农民田间学校建设与创新 [J].
肖长坤 ;
王大山 ;
郑建秋 .
中国植保导刊, 2007, (10) :45-46
[4]   合理使用化肥 充分利用有机肥 发展环境友好的施肥体系 [J].
朱兆良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3, (02) :89-93
[5]   技术扩散的内在动因──水稻优良品种的扩散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胡瑞法,黄季焜,袁飞 .
农业技术经济, 1994, (04) :37-41
[6]  
计量经济学导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J.M.伍德里奇(JeffreyM.Wooldridge)著, 2003
[7]  
The Impact of Farmer Field Schools on Knowledge and Productivity: A Study of Potato Farmers in the Peruvian Andes[J] . Erin M. Godtland,Elisabeth Sadoulet,Alain de Janvry,Rinku Murgai,Oscar Ortiz.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2004 (1)
[8]  
Transforming extension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The case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n rice in Indonesia[J] . 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 . 1994 (2)
[9]  
The Economic Impact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A Review[J] . Dean Birkhaeuser,Robert E. Evenson,Gershon Fede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1991 (3)
[10]  
Adoption of Agricultural Innova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Survey[J] . Gershon Feder,Richard E. Just,David Zilberm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198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