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减贫效果研究

被引:8
作者
姚明明
王磊
机构
[1] 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减贫效果; 双重差分法;
D O I
10.16197/j.cnki.lnupse.2018.03.008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实施以来,在满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物质需求、化解生存危机和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作为一项反贫困的制度性安排,其实际减贫效果如何急需系统而准确的测算与评价。文章利用双重差分法,采用中国家庭营养健康调查数据(CHNS)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减贫效果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研究发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具有减贫效果,但其作用程度较低;农村居民的健康程度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减贫效果具有积极影响。研究认为,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综合性社会救助制度,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的有机衔接,并增加贫困群体人力资本将有助于农村反贫困目标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Identification for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 with cross-section and panel data [J].
Lee, Myoung-jae ;
Kang, Changhui .
ECONOMICS LETTERS, 2006, 92 (02) :270-276
[2]   中国农村贫困状况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J].
张秀兰 ;
徐月宾 ;
王韦华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3) :58-72
[3]   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 [J].
刘小珉 .
民族研究, 2015, (02) :41-54+124
[4]   泛福利化: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目标偏移及其解释 [J].
仇叶 ;
贺雪峰 .
政治学研究, 2017, (03) :63-74+127
[5]   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J].
刘洪银 ;
李沁 .
长白学刊, 2017, (03) :126-133
[6]   中国农村公共转移收入的减贫效果 [J].
李实 ;
詹鹏 ;
杨灿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3 (05) :71-80
[8]   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来自中西部五省的经验证据 [J].
韩华为 ;
徐月宾 .
经济评论, 2014, (06) :63-77
[9]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缓贫效应:来自西部民族地区的证据 [J].
宁亚芳 .
贵州社会科学, 2014, (11) :164-168
[1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减贫效果分析 [J].
李盛基 ;
吕康银 ;
朱金霞 .
税务与经济, 2014, (03) :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