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黑土型”退化草地成因与恢复

被引:106
作者
尚占环
龙瑞军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2]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兰州
[3] 兰州
[4]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5] 西宁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江河源区; “黑土型”退化草地; 惰性生态系统;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5.0016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对青藏高原“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和生态建设进行评述,认为“黑土型”退化草地是草原退化生态学行为在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的特有体现形式,由气候变暖、冰川退缩、过度放牧、鼠害等综合因子共同导致。生态恢复不仅要从草地建设入手,还要对草地资源进行合理管理与规划。加强牧区文化教育投资、实行草地长期承包、加强《草原法》建设等措施是我国高寒草地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特有的“惰性”特征可能是导致其草地生态系统自我更新能力差、系统结构脆弱、生态恢复困难的重要原因,应深入开展该方面研究,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52 / 6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9 条
[1]  
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对环境的影响[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汤懋苍等 主编, 1998
[2]  
中国嵩草草甸[M]. 科学出版社 , 周兴民等著, 2001
[3]   长江-黄河源区未来气候情景下的生态环境变化 [J].
沈永平 ;
王根绪 ;
吴青柏 ;
刘时银 .
冰川冻土, 2002, (03) :308-314
[4]   青海高原湿地特征及其保护 [J].
陈桂琛 ;
黄志伟 ;
卢学峰 ;
彭敏 .
冰川冻土, 2002, (03) :254-259
[5]   青藏高原“黑土滩”形成的自然因素与生物学机制 [J].
李希来 .
草业科学, 2002, (01) :20-22
[6]   高寒草甸藏嵩草种群繁殖对策的研究 [J].
邓自发 ;
谢晓玲 ;
王启基 ;
周兴民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1, (04) :332-334
[7]   长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功能区划分 [J].
吴豪 ;
虞孝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3) :252-257
[8]   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J].
马玉寿 ;
郎百宁 ;
李青云 ;
施建军 ;
董全民 .
草业科学, 2002, (09) :1-5
[9]   围栏封育对高寒草甸退化植被的作用 [J].
李青云 ;
董全民 .
青海草业, 2002, (03) :1-2+5
[10]   气候变化与内蒙古草地退化初探 [J].
李青丰 ;
李福生 ;
乌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04) :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