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黑土滩”形成的自然因素与生物学机制

被引:102
作者
李希来
机构
[1]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西宁
关键词
“黑土滩”; 形成机制; 高寒草甸; 退化草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5.57 []; S812.5 [草原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0713 ;
摘要
“黑土滩”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海拔范围、区域特征和独特的气象条件。整个过程的主导因素是人为过度放牧 ,导致秃斑地的形成 ;害鼠破坏、风蚀、水蚀和冻融剥离等自然因素起到加速“黑土滩”的形成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青南高寒草甸秃斑地形成的气象条件分析 [J].
张国胜 ;
李希来 ;
李林 ;
胡玲 ;
李学共 ;
冯蜀青 .
中国草地, 1998, (06) :13-17+25
[2]   建立草业系统恢复青藏高原“黑土型”退化草地 [J].
马玉寿 ;
郎百宁 .
草业科学, 1998, (01) :6-10
[3]   青海高寒草甸退化草地——“黑土滩”形成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 [J].
戴海珍 .
草与畜杂志, 1997, (01) :9-10
[4]   补播禾草恢复“黑土滩”植被的效果 [J].
李希来 .
草业科学, 1996, (05) :19-21
[5]   利用嵩草属优良牧草恢复“黑土滩”植被试验研究报告 [J].
黄葆宁,李希来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6, (01) :1-5
[6]   青海黑土滩草地成因及治理途径 [J].
李希来,黄葆宁 .
中国草地, 1995, (04) :64-67+51
[7]   果洛地区“黑土滩”中秃斑地测定 [J].
李希来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4, (03) :17-19
[8]   高寒草甸退化草地—“黑土滩”植物量测定 [J].
黄葆宁 ;
李希来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3, (04) :10-13
[9]   青海省曲麻莱草原“秃斑地”及其改造 [J].
彭立鸣 ;
阎新文 ;
周俊生 ;
路元新 .
中国草原, 1980, (04)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