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律观检讨

被引:54
作者
巩固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法; 环境法学; 环境法治; 法学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当前环境法学表象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专业性不强的危机,其根源在于较为落后的法律观。在一些环境法理论中作为言说基础和前提预设的"法"与作为现代法治基础的"法"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法律道德主义色彩浓厚、与科学规律界限不明、主体性缺失、孤立立法、与传统法的关系失当五个方面。法律观偏失的环境法学研究在实践中只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无助于环境法治的实现。要想获得理论提升和实践突破,环境法学必须对自己的核心任务和研究范围作出准确定位,牢牢把握法的本质特征,加强本土化研究,尊重现行法,采取现实主义思维,实现向法学的回归。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85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环境司法现状调查——以千份环境裁判文书为样本 [J].
吕忠梅 ;
张忠民 ;
熊晓青 .
法学, 2011, (04) :82-93
[2]  
环保与法治,何以平衡?——环境判例的另类解读[J]. 巩固.朝阳法律评论. 2010(01)
[3]   “环评风暴”的制度困境解析——以水电项目为例 [J].
巩固 .
法商研究, 2009, 26 (06) :122-130
[4]   美国反环保运动的政策与法律分析 [J].
任永安 ;
邹爱勇 .
法学杂志, 2009, 30 (11) :94-97
[5]   私权还是公益?环境法学核心范畴探析 [J].
巩固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9, (06) :22-27
[6]   环境权热的冷思考——对环境权重要性的疑问 [J].
巩固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9, (04) :125-132
[7]   中国环境法学30年发展历程和经验 [J].
王小钢 .
当代法学, 2009, 23 (01) :27-31
[8]   公共利益:开放内容及其边界 [J].
李凤章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8, (06) :41-53
[9]   法治的平衡取向与渐进主义法治道路 [J].
马长山 .
法学研究, 2008, 30 (04) :3-27
[10]   法学的本相 兼论法科教育转型 [J].
孙笑侠 .
中外法学, 2008, (03) :419-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