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4 条
黑河中游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63
作者:
赵锐锋
姜朋辉
赵海莉
樊洁平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黑河中游;
湿地景观;
破碎化过程;
景观指数;
驱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1 [流水地貌学、湿润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基于1975—2010年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选取斑块密度指数(PD)、景观内部生境面积指数(IA)、斑块平均面积指数(MPS)、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FS1、FS2)等具有典型生态意义的景观指数模型,系统分析了黑河中游湿地景观的破碎化过程,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影响研究区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的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35年来,研究区湿地景观破碎化主要表现为斑块平均面积的萎缩,斑块密度的上升以及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的增大。整个研究时段内,研究区湿地斑块平均面积减少了48.95hm2,斑块密度的上升0.006个/hm2;导致黑河中游湿地景观破碎化发生和发展的驱动力包含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自然因子对湿地景观破碎化进程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上,而且气温对湿地景观破碎化进程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降水。但在1975—2010年间的这一较小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破碎化的贡献率明显高于自然因子,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以及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是引发黑河中游湿地景观破碎化的主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436 / 4449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