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裁判视野中的祭奠权:性质、行使与法律保护

被引:19
作者
瞿灵敏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祭奠权; 新型权利; 身份性人格权; 权利顺位; 法律保护;
D O I
10.19667/j.cnki.cn23-1070/c.2016.03.011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祭奠权属于法定权利之外的新型权利,其在性质上属于具有身份特征的人格权而非身份权。祭奠权主体不限于死者的近亲属,近亲属之外与死者生前形成事实收养关系的人,死者的直系非近亲属,以及死者子女的配偶或死者配偶的父母都属于祭奠权的主体。祭奠权中对身份性要求较高的权益的行使具有顺位上的要求,其顺位应该以亲等为依据进行构建。现行民事立法实质上确立了对法定权利与非法定权利不同的保护模式,法律对法定权利的保护侧重的是力度,而对非法定权利的保护则侧重其密度。祭奠权在被上升为法定权利之前,不能够获得与法定权利同等的保护,只能够诉诸基本原则、一般条款等不确定概念,并借助自由裁量权和类型化的思维获得法律最低限度的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张纯辉.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07
[2]   公序良俗原则司法适用的模式与类型——基于对243个案件的统计分析 [J].
向淼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57 (05) :153-162
[3]   论新型权利生成的习惯基础 [J].
谢晖 .
法商研究, 2015, 32 (01) :44-53
[4]   从法律原则到个案规范——阿列克西原则理论的民法应用 [J].
彭诚信 .
法学研究, 2014, 36 (04) :92-113
[5]   人身权立法之我见 [J].
郭明瑞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2, 30 (04) :176-181
[7]   “祭奠权”的法学方法论反思 [J].
胡岩 .
法律适用, 2012, (06) :112-115
[9]   《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理解与适用附视频 [J].
罗东川 ;
黄建中 .
人民司法, 2008, (05) :18-23
[10]  
亲属法论.[M].史尚宽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