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情感传播模式: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研究——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

被引:180
作者
张志安 [1 ,2 ,3 ]
彭璐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2]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广州大数据与公共传播研究基地
[3] 武汉大学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主流媒体; 人民日报抖音号; 碎片化视觉; 混合情感传播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从2012年开始,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以开设"两微一端"、进驻短视频社交平台等方式增加网民关注度,增强舆论引导力。本文聚焦人民日报抖音号的视觉化内容生产,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其题材选择、表现形态、传播模式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内容模式的核心特点。研究发现:主流媒体通过长期的技术调适,正逐渐适应超短视频平台的移动化、碎片化、社交化的传播特征,以主题人物、政论观点、热点事件和温情故事等为主要题材,通过碎片化的视觉表达和情感化的传播模式,在内容生产模式上正逐渐形成"混合情感传播模式"。主流媒体这种适应新技术规则对视觉内容进行改造的方式,在移动传播时代满足网民对信息娱乐化、碎片化和情感化需要的同时,也有效发挥其新媒体环境下的宣传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短视频行业兴起背后的社会洞察与价值提升 [J].
张志安 ;
冉桢 .
传媒, 2019, (07) :52-55
[2]   媒体抖音号的现状、特征和发展策略 [J].
林功成 ;
张志安 ;
郑亦楠 .
新闻与写作 , 2019, (03) :46-54
[3]   融合环境下的党媒情感传播模式:策略、动因和影响 [J].
张志安 ;
黄剑超 .
新闻与写作 , 2019, (03) :78-83
[4]   新新闻生态系统:中国新闻业的新行动者与结构重塑 [J].
张志安 ;
汤敏 .
新闻与写作 , 2018, (03) :56-65
[6]   情感传播的原型沉淀 [J].
蒋晓丽 ;
何飞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 39 (05) :12-15
[8]   个体情绪 社会情感 集体意志——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及其因素研究 [J].
张志安 ;
晏齐宏 .
新闻记者, 2016, (11) :16-22
[9]   “情”为何物?——反思公共领域研究的理性主义范式 [J].
袁光锋 .
国际新闻界, 2016, 38 (09) :104-118
[10]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场景传播 [J].
湛贵玲 .
新闻研究导刊, 2016, 7 (12) :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