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图像目标识别的可解释性问题探讨

被引:22
作者
郭炜炜 [1 ]
张增辉 [2 ]
郁文贤 [2 ]
孙效华 [1 ]
机构
[1] 同济大学数字创新中心
[2]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探测与识别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自动目标识别; 深度学习; 可解释性; 可解释机器学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N957.52 [数据、图像处理及录取];
学科分类号
080904 ; 0810 ; 081001 ; 081002 ; 081105 ; 0825 ;
摘要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目标识别是实现微波视觉的关键技术之一。尽管深度学习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解决SAR图像目标识别问题,并显著超越了传统方法的性能,但其内部工作机理不透明、解释性不足,成为制约SAR图像目标识别技术可靠和可信应用的瓶颈。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问题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对于理解和信任模型决策至关重要。该文首先总结了当前SAR图像目标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所面临的挑战,对目前深度学习可解释性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从模型理解、模型诊断和模型改进等方面对SAR图像目标识别的可解释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以可解释性研究为切入点,从领域知识结合、人机协同和交互式学习等方面进一步讨论了未来突破SAR图像目标识别技术瓶颈有可能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62 / 47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复杂场景下单通道SAR目标检测及鉴别研究进展综述 [J].
杜兰 ;
王兆成 ;
王燕 ;
魏迪 ;
李璐 .
雷达学报, 2020, 9 (01) :34-54
[2]   卷积神经网络在雷达自动目标识别中的研究进展 [J].
贺丰收 ;
何友 ;
刘准钆 ;
徐从安 .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0, 42 (01) :119-131
[3]   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图像目标识别研究进展 [J].
潘宗序 ;
安全智 ;
张冰尘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9, 49 (12) :1626-1639
[4]   多模式遥感智能信息与目标识别:微波视觉的物理智能 [J].
金亚秋 .
雷达学报, 2019, 8 (06) :710-716
[5]   机器学习模型可解释性方法、应用与安全研究综述 [J].
纪守领 ;
李进锋 ;
杜天宇 ;
李博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9, 56 (10) :2071-2096
[6]   基于级联卷积神经网络的大场景遥感图像舰船目标快速检测方法 [J].
陈慧元 ;
刘泽宇 ;
郭炜炜 ;
张增辉 ;
郁文贤 .
雷达学报, 2019, (03) :413-424
[7]   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 [J].
吴飞 ;
廖彬兵 ;
韩亚洪 .
航空兵器, 2019, 26 (01) :39-46
[8]  
A coupl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or small and densely clustered ship detection in SAR images[J]. Juanping ZHAO,Weiwei GUO,Zenghui ZHANG,Wenxian YU.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 2019(04)
[9]   Visual interpretability for deep learning:a survey [J].
Quan-shi ZHANG ;
Song-chun ZHU .
FrontiersofInformationTechnology&ElectronicEngineering, 2018, 19 (01) :27-39
[10]   深度学习在SAR目标识别与地物分类中的应用 [J].
徐丰 ;
王海鹏 ;
金亚秋 .
雷达学报, 2017, 6 (02) :13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