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家庭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基于CFPS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23
作者
苏华山
吕文慧
张运峰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未婚; 储蓄率; 竞争性储蓄; 性别; 年龄;
D O I
10.19523/j.jjkx.2016.06.006
中图分类号
C913.1 [恋爱、家庭、婚姻]; F126.1 [人民消费水平、结构];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家庭中未婚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我们发现:首先,家庭未婚成员人数的增加显著地提高了家庭储蓄率。其次,分性别研究表明,尽管未婚男性和未婚女性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都有正向影响,但未婚男性的影响程度比未婚女性更大。进一步分年龄段的研究表明,家庭为未婚成员所作的储蓄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16-30岁、31-40岁未婚男性和16-30岁未婚女性人数都对家庭储蓄率有正向影响,其余年龄段的未婚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无显著影响。最后的面板分位数回归显示未婚家庭成员人数对低储蓄率家庭的影响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房价上涨、多套房决策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 [J].
李雪松 ;
黄彦彦 .
经济研究, 2015, 50 (09) :100-113
[2]   高收入会导致高储蓄率吗——来自中国的证据 [J].
杨天宇 ;
荣雨菲 .
经济学家, 2015, (04) :74-81
[3]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家庭储蓄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研究 [J].
马光荣 ;
周广肃 .
经济研究, 2014, 49 (11) :116-129
[4]   房价上涨能够解释中国城镇居民高储蓄率吗?——基于CHIP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赵西亮 ;
梁文泉 ;
李实 .
经济学(季刊), 2014, 13 (01) :81-102
[5]   中国养老保险缴费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 [J].
白重恩 ;
吴斌珍 ;
金烨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8) :48-71+204
[6]   家庭社会网络与农户储蓄行为:基于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 [J].
易行健 ;
张波 ;
杨汝岱 ;
杨碧云 .
管理世界, 2012, (05) :43-51+187
[7]   不确定性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实证研究 [J].
沈坤荣 ;
谢勇 .
金融研究, 2012, (03) :1-13
[8]   早年的饥荒经历影响了人们的储蓄行为吗?——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新解释 [J].
程令国 ;
张晔 .
经济研究, 2011, 46 (08) :119-132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J].
周晓艳 ;
汪德华 ;
李钧鹏 .
经济科学, 2011, (02) :63-76
[10]   从婚姻支付实践变迁看农村家庭代际关系转型 [J].
熊凤水 .
中国青年研究, 2009, (03)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