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英德法出境旅游国际影响力比较——基于经济视角的时空分析

被引:11
作者
李中建
孙根年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地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晋中学院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出境旅游; 国际影响力; 市场占比; 增长贡献度; 目的地多样性; 平均出游半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1 [世界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2000年以来,中国出境旅游的快速崛起,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在构建出境旅游国际影响力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以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为研究对象,采用2005—2016年国际统计数据,从出游规模、增长潜力、影响范围3个维度,选取市场占比、增长贡献度、目的地多样性和平均出游半径等指标,研究了5国出境旅游国际影响力的此消彼长和空间差异。结果发现: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出境游市场占比及增长贡献度先后超越法、英、德、美,对世界及目的地国家的旅游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在目的地多样性、平均出游半径等方面与美英有较大差距。受经济实力、距离衰减、文化认同和经贸联系的影响,美英出境旅游影响范围最大;中国出境旅游影响力主要集中于亚太,对欧洲和北美影响较大;而德法主要局限于欧洲。为此,中国应大力发展出境旅游,增加服务贸易进口,平衡国际贸易,并运用出境旅游的国际影响力,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利益。
引用
收藏
页码:919 / 93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31]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及其影响的初步研究 [J].
马波 ;
寇敏 .
旅游学刊, 2006, (07) :24-28
[32]   中国经济影响力分析 [J].
王涛 .
兰州学刊 , 2005, (04) :70-71
[33]   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概念探析 [J].
许晓春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3, (04) :3-7
[34]   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 [J].
保继刚 ;
郑海燕 ;
戴光全 .
地理学报, 2002, (01) :96-106
[35]   多样性指数的应用 [J].
李冠国 .
海洋科学, 1981, (02) :4-8
[36]  
“Raj Revival” Tourism[J] . Ranjan Bandyopadhyay.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2012 (3)
[37]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Promoting Festival Tourism-An Examination of Motives and Perceptions of Chinese Visitors Attending the Oktoberfest in Munich (Germany) [J].
Yang, Xiaoyang ;
Reeh, Tobias ;
Kreisel, Werner .
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 2011, 7 (04) :377-395
[38]  
Tourism and political ideologies: A case of tourism in North Korea[J] . Samuel Seongseop Kim,Dallen J. Timothy,Hag-Chin Han.Tourism Management . 2006 (4)
[39]  
Tourism expans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Taiwan[J] . Hyun Jeong Kim,Ming-Hsiang Chen,SooCheong “Shawn” Jang.Tourism Management . 2005 (5)
[40]  
Tourism as a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Factor: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for Greece Using Causality Analysis[J] . Nikolaos Dritsakis.Tourism Economics . 2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