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996-2003年)货币政策低效性及原因分析

被引:13
作者
黄昌利
任若恩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关键词
货币政策有效性; 协整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D O 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04.03.008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本文运用协整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中国1996-2003年间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此段时间内我国的货币政策表现出低效性。论文基于实证结果,对货币政策低效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 [J].
陈飞 ;
赵昕东 ;
高铁梅 .
金融研究, 2002, (10) :25-30
[2]   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 [J].
周英章 ;
蒋振声 .
金融研究, 2002, (09) :34-43
[3]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J].
郭树清 .
金融研究, 2002, (02) :1-9
[4]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J].
李斌 .
金融研究, 2001, (07) :10-17
[5]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J].
戴根有 .
金融研究, 2000, (09) :1-12
[6]  
时间序列分析[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詹姆斯D.汉密尔顿(JamesD.Hamilton)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