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说、权力分配与制度变迁——以1978年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为例

被引:10
作者
孙圣民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土地产权; 制度变迁; 游说; 权力分配;
D O I
10.14116/j.nkes.2007.06.003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本文尝试将游说和权力分配引入到中国农村1978年前后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模型化分析中,利用新旧制度下生产收益差额的函数表达式,刻画制度变迁成败及地区差异性的临界条件,揭示制度变迁中游说、权力分配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存在游说和制度转换成本时,制度创新发生和持续下去的条件受农村干部的合法收益、制度转换成本和农民的收益折现率等变量的影响。在既定权力分配格局下,贫困农民和农村干部组成的制度创新团体,可以通过赎买实现其地方性政策在全国层面的制度化认可,此制度变迁路径是农民、农村干部和中央政府的最优选择,从而说明由不同内容的地方性政策合并形成的中央制度是有效率的。游说、权力分配可以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向和进程,并使其表现出不同的变迁结果和地区间的差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3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 [J].
陈剑波 .
经济研究, 2006, (07) :83-91
[2]   制度变迁与乡村非正规制度——中国乡镇企业的财产形成与控制 [J].
陈剑波 .
经济研究, 2000, (01) :48-55+80
[4]   对一个农业制度变迁模型的再探讨 [J].
王红玲 .
经济研究, 1997, (10) :70-73
[5]   农业体制转换的制度根源——对一个农业制度变迁模型的改进 [J].
徐刚 .
经济研究, 1997, (04) :38-48
[6]   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上)——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 [J].
周其仁 .
管理世界, 1995, (03) :178-189+219
[7]   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的农地制度创新 [J].
骆友生 ;
张红宇 .
经济研究, 1995, (01) :69-80
[8]   人民公社的产权制度——对排它性受到严格限制的产权体系所进行的制度分析 [J].
陈剑波 .
经济研究, 1994, (07) :47-53
[9]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过程的实证分析 [J].
孔泾源 .
经济研究, 1993, (02) :65-72+16
[10]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新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王贵宸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