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的农地制度创新

被引:88
作者
骆友生
张红宇
机构
[1] 农业部政策体改法规司
关键词
承包责任制; 两田制; 制度安排; 土地使用制度; 四荒”使用权拍卖; 农地制度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正> 一、中国农地制度安排:历史总结 强制性制度变迁曾经是中国农地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 1979年前,中国农地制度安排经历了两次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从制度供给的行为主体——政府意愿判断,两次制度安排的初衷都在于提供一种过去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利益。第一次制度安排的结果是将土地的地主所有变成了农民所有,实现了土地的私有私营,第二次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8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 [J].
杨瑞龙 .
经济研究, 1994, (05) :40-49+10
[2]   中央计划经济下的产权和制度变迁理论 [J].
张军 .
经济研究, 1993, (05) :72-80+50
[3]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过程的实证分析 [J].
孔泾源 .
经济研究, 1993, (02) :65-72+16
[4]   中国农地制度的合约结构与产权残缺 [J].
刘守英 .
中国农村经济, 1993, (02) :31-36
[5]   市场化的条件、限度和形式 [J].
盛洪 .
经济研究, 1992, (11) :71-79
[6]  
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M]. 商务印书馆 , (美)奥斯特罗姆(Ostrom,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