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巢湖蓝藻水华形成原因探索及“优势种光合假说”
被引:30
作者:
贾晓会
[1
,2
]
施定基
[2
,3
]
史绵红
[4
]
李仁辉
[5
]
宋立荣
[5
]
方昊
[2
]
虞功亮
[5
]
李轩
[2
]
杜桂森
[1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4] 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
[5]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蓝藻水华;
优势种;
光合生理生态学;
优势种光合假说;
巢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为探索蓝藻水华的形成原因,从2007年以来对巢湖西区浮游藻类种类、优势种季节变化、初级生产力、水质参数及优势种的光合生理生态学特性作了观测。关于蓝藻水华形成过程中迅猛发展的原因,近80a已提出了10种假说,但对解释巢湖形成的蓝藻水华,尚显不足。基于对蓝藻水华的了解,提出了如下"优势种光合假说":(1)蓝藻水华包含各种藻类,蓝藻水华发生不仅与藻细胞浓度有关,还与水体初级生产力直接有关。巢湖中这两者在夏季最大,在冬季最小。但无定量关系。(2)水华藻类中生长最快、细胞密度最大的是优势种,含有多个优势种时可能随季节更替。巢湖几乎整年发生蓝藻水华,已检测出4种优势种都是蓝藻,从早春起先是水华鱼腥藻,以后有绿色微囊藻、惠氏微囊藻和铜绿微囊藻。(3)各种环境因子都影响优势种生长,其中少数主导因子影响较大。在巢湖富营养条件下,光强、温度和pH值是主导因子。(4)主导因子对优势种光合活性的影响,可决定其能否处于优势。巢湖的温度和pH值变化可能促进了惠氏微囊藻取代绿色微囊藻,铜绿微囊藻取代惠氏微囊藻,而光强变化可能调节冬季时水华鱼腥藻取代了绿色微囊藻,春季时正好是相反的取代。
引用
收藏
页码:2968 / 2977
页数:10
相关论文